当前位置:首页>百科>正文

剑川木雕的生态保护实践

时间:2024-06-05作者:茶艺爱好者阅读:0分类:百科

培训班的开设与技能培训

剑川县为传承千年木雕技艺,提升技能人才素质,发展壮大木雕产业,举办了剑川木雕传习所技能提升培训班。这个培训班旨在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动员,精心的组织安排,让30余名当地木雕爱好者有机会参加为期15天的木雕技能提升培训。培训班优化了课程设置,配强了师资力量,采用了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的方式授课,实作课由剑川木雕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施鸿训和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志良主讲,理论课则邀请了县内名师学者进行授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剑川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剑川木雕。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项目,剑川县建立了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传习所22个,综合传习中心1个。剑川木雕已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表明了***对于这项传统工艺的高度认可和支持。

传统技艺的创新与发展

剑川木雕的传统技艺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例如,匠人张志良在继承传统木雕细腻之余,成功探索出了“粗劈雕”独特技术,这种技术创作的作品更显粗犷、豪放、生动,更具生命力和观赏性。张志良的作品《脱贫攻坚》和《一路象北》分别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党史馆和国家版本馆的收藏。

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剑川木雕不仅是传统工艺,也是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剑川县通过发展木雕产业,带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并积极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剑川木雕已在市场上形成了嵌石木雕家具、古建筑装饰、室内装饰、旅游工艺精品等四大门类和130多个花色品种。

总结

综上所述,剑川木雕的生态保护实践体现在多个方面:通过培训班提升技艺、将非遗项目纳入生态保护实验区、在传统技艺基础上创新、以及将木雕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这些实践不仅保护了剑川木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