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百科>正文

瑶族传统服饰的演变

时间:2024-06-04作者:茶艺爱好者阅读:0分类:百科

瑶族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其传统服饰的演变过程反映了瑶族社会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以下是瑶族传统服饰演变的主要阶段:

1. “蛮”时代(秦汉时期至东汉时期)

在秦汉时期,瑶族先民已经知道用木皮来制作服饰。到了东汉时期,瑶族受到了桑麻种植和纺织技术的传入,服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东汉观记·茨充传》中记载,茨充任桂阳太守时,“俗不种桑,无蚕织丝麻之利,类皆以麻枲头缊著衣,民堕窳,少癞履,盛冬皆以火燎。”瑶族赤脚而行的形象从此就在我朝史料上开始频繁出现了。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瑶族先民在《晋书》中被称为“赤髀横裙子孙”,也就是说,在东晋时期或者更早,瑶族就已经开始出现了裙装。

2. “徭”时代(隋代至宋代)

隋唐时期,瑶族的服饰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为服饰文化上性别区别的形式。据《隋书》卷三十一载,其先民莫徭,“男子但著白布裤衫,更无巾裤;其女子青布衫,斑布裙,皆无鞋履。”到了宋代,瑶族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民族,其民族服饰特点也已经很明显,“斑斓、椎髻、跣足。”宋代的到来,让瑶族的服饰更加丰富起来,《岭外代答》载:“徭人椎髻临额,跣足带械,或袒裸,或鹑结,或斑布袍袴,或白布巾。”其中的“鹑结”是代表鸟的形象,这是新增与瑶族服饰中的元素。

3. “猺”时代(元、明、清三代)

单从这个“猺”字,就能让人感受到当时的统治者对于瑶族满满的恶意,甚至有歧视。不过,这并不能阻止瑶族服饰的发展进程,在“猺”时代,瑶族服饰又迈出了“一大步”。明朝时期,瑶族的织锦得到了大力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精制的手工艺。蛇濡锦,以蛇膏泽之,辟毒雾,入水不濡,亦名龙油锦。簇蝶锦,以熟金为之。

4. 现代瑶族服饰

当代的瑶族人民,无论男女,多数喜着易于穿戴洗涤的现代服饰,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各式各样的流行时装。古代瑶族男女老少皆先跣足不履。

综上所述,瑶族传统服饰的演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不仅反映了瑶族社会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也体现了瑶族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